化学镀工艺的光轴活塞杆
2020-07-15
光轴活塞杆通过滚动加工提高表面抗腐蚀性,延迟疲劳裂纹的产生或扩展,提高圆柱杆疲劳强度。通过滚动成型,滚动表面形成冷硬化层,减少磨削辅助接触表面的弹性和塑性变形,提高光轴活塞杆表面的耐磨性,防止磨削引起的烧。滚动后,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可以提高拟合特性。此外,减少了光轴活塞杆运动中密封或密封的摩擦损伤,提高了气缸的整体使用寿命。轧制工艺是高效、高质量的工艺措施。
光轴活塞杆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执行组件,用于执行往复运动,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缸光轴活塞杆是液压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35、34号或无缝钢管制造实心或空心杆,以防止耐磨腐蚀,目前国内传统工艺为表面电镀铬(涂层厚度0.02~ 0.05mm)和抛光,表面粗糙度Ra为1.6~0.4m。镀铬是人、环境污染严重,属于国家环境线价值项目,电镀不均匀,孔隙率高,皮革好,镀铬成本也比较高,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求,因此镀铬作为经济电镀的合理替代一直是建筑机械行业的重要课题。
光轴活塞杆化学镀是利用溶液中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进行金属沉积的过程,一般是指还原剂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积在气体表面,形成金属涂层的表面加工方法。化学镀Ni-P合金非晶镀层具有良好的性能,大大提高了电镀、耐磨性和耐蚀性,可代替镀硬铬。化学镀的特点是不需要电镀的简单设备,对各种形式的工件可以得到厚度均匀的涂层,时效处理温度低,变形少等。
光轴活塞杆化学镀Ni-P合金原理,次磷酸离子催化剂,氧化释放活性原子氢是沉积过程的第一步:H2PO2- H2OHPO32 H 2Hxi Ni2和H2PO2-氢原子还原吸附在气体表面,Ni-P合金沉积层:Ni 2 hxiNi 2 H2 PP
如上所述,光轴活塞杆化学沉积Ni-P合金与电镀的区别在于,电镀利用电能将金属正离子还原为金属,沉积在阴极上,而化学镀在直流电源条件下用化学还原方法将镍正离子还原为金属镍,从而沉积在催化剂金属表面。铁、镍等金属和合金都有催化作用,因此这些合金材料都可以与沉积Ni-P合金一起使用,一旦开始,由于镍的自催化作用,这种氧化还原反应在电镀各处均匀进行,从而得到一定厚度的Ni-P合金电镀。电镀含有很多磷,一般为8%~13.5%时,涂层结构是非晶质。该结构没有晶系、电位等组织缺陷,也不发生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提供比电镀层更好的耐蚀性。Ni-P合金电镀的硬度较高,在沉积状态下为500~600HV,在400C热处理后为980~1100HV,因此具有与硬镀铬相同或更好的耐磨性。